近日,河北省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公办高中今年不得“跨市招生”,也不得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招收复读生。这一举措如果得以严格落实,将有效缓解近年来各市知名高中之间激烈的中考掐尖招生大战。
近年来,一些学生及家长对优质高中教育需求越来越强烈,高中择校行为愈演愈烈。一些高中名校招生范围不断扩大,规模不断膨胀。在缔造高考神话和名校传奇的同时,这种行为挤压了“非名校”普通高中的生存空间,一些县里的高中优质生源匮乏。
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,超级中学的出现和滚雪球般不断膨胀,已导致区域内教育严重失衡,有碍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实现。在超级中学示范效应之下,各地学校纷纷取经借鉴名校“半军事化封闭管理”、题海战术、高考誓师等“模式”,导致不同地区间千校一面。教育行政部门“不得跨市招生”的要求能否有效落实有待观察。
没有了优质的生源,像衡水二中每年考96位清华北大的现象能否再现?
昨晚与一位同事在操场上散步,谈起了升学率的问题。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学校,能够升入上一级重点学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?我和同事共同认为第一就是生源,其次就是教师的搭配。
很多时候教育并不是万能的,即便是偶尔有些奇迹的出现,也需要学生进行大力的配合,这其实也是生源的问题。同为“后进生”,如果学生之内因不发挥作用,即使教师的能力再大,也很难将其转变。
当下,生源之战不仅仅在省内、地区内存在,在县市、校际间、班级间同样存在。并且一些违背招生政策,隐形分班,不惜一切代价争夺生源的现象愈演愈烈。不仅导致区域内教育严重失衡,阻碍了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实现,而且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,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。
当前,就近入学,划片招生,电脑随机派位,均衡分班已经成为亟待落实的事情。唯有均衡发展,才能调动更多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工作的积极性。
将生源之战转为真正的办学水平之战刻不容缓......
评论